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天可汗回忆录> 第238章 容我三思(2/3)

第238章 容我三思(2/3)


    元彧是在提醒元颢,你和元子攸半斤八两。元颢进了洛阳城中,坐上了这龙椅,着实有些忘形,忘了他如今之所以能坐在这把龙椅上,全靠了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

    元彧的提醒并没有让元颢恼羞成怒,他反而很冷静。

    “朕知道,可朕又能如何了?”

    大魏的江山至此,皇帝全然由洛阳之外的诸侯说了算。谁的兵马强,谁就能当皇帝。

    元颢也没有办法,却听得元彧道:

    “陛下要当心,陈庆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尔朱荣。”

    元颢摇了摇头,有些叹息。

    “他要是愿意成为尔朱荣,倒没有这么麻烦了。”

    ……

    从元彧那边得知了周围的世族都不愿意表态后,元颢又去找了陈庆之。

    “将军为何如此沉思?”

    元颢发现,陈庆之进入洛阳之后,态度悄然的转变了。

    这种转变并不是野心在膨胀,自小跟随在萧衍的身边的陈庆之,对于萧衍相当的忠诚,没有想要另立门户的可能。

    准确的说,陈庆之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陈庆之见元颢来了,行了一礼。

    “我少长在建康,自以为汉家衣冠风物,尽在梁国,可进了洛阳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洛阳之衣冠风物,较之建康,犹有过之。”

    北魏的汉化工作做得相当不错。

    哪怕尔朱荣团灭了两千公卿,将北地的胡风带往了洛阳,可短时间内,依旧无法改变洛阳这数十年汉化后形成的风俗。

    毕竟,美就是美,丑就是丑。

    元颢听了,大笑道:

    “我元氏本就是黄帝之后,与梁人同宗,奈何以曾居北地而轻之。我们共同的敌人,乃是以尔朱荣为首的北人。”

    元氏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蛮夷的。

    这话在陈庆之听起来有些怪异。

    在建康,洛阳这边的人是北人,衣服则是北服,官话则是北语,可在洛阳这边,显然有着另一套对于北人北服北语的标准。

    套了近乎,元颢说起了正事,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若是尔朱荣整顿好了后方,率军南下,我们挡得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