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重启1985:矿灯照亮黄金时代> 第59章 亚运风潮(下)(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59章 亚运风潮(下)(1/3)

1990年初春的北京城,柳絮裹着沙尘在亚运村工地上空打着旋儿。王淑芳蹬着三轮车穿过脚手架林立的北辰路,车斗里酸辣汤的香气混着钢筋水泥的土腥味,熏得她直揉眼睛。后座绑着的泡沫箱上,“淮北风味”四个红漆字掉了一半,远看倒像“准匕风夕”,引得几个四川民工咧嘴直乐。

“王大姐,今儿多加勺辣子!”戴安全帽的工头老马老远就吆喝。他身后二十米高的五洲大酒店外墙挂着巨幅倒计时牌,鲜红的“距亚运会开幕还有187天”在灰蒙蒙的天色里格外扎眼。

王淑芳掀开棉被保温层,热气腾起的瞬间,瞥见汤桶边缘结着层黄褐色的垢——这是矿上带来的老铜锅,当年熬大锅饭时,陈建军总说铜离子能补血。她舀汤的手顿了顿,辣椒油星星点点洒在工地的《安全生产守则》上,把“严禁吸烟”的警示语洇成了“严火因火因”。

海淀黄庄的电子一条街,陈默蹲在柜台后头组装寻呼机。玻璃柜台上倒映着对面新开的肯德基招牌,红白相间的灯光刺得他眯起眼。柜台底下,苏晚晴寄来的信皱巴巴摊在BP机零件堆里:“......协和医院进口CT机要价三百万美元,我们课题组打算用矿井探伤仪改装......”

“老板,这摩托罗拉汉显机能便宜点不?”穿踩脚裤的姑娘敲了敲玻璃。陈默抬头时,她脖子上的珍珠项链晃得人眼晕——和林曼如那串被辐射尘污染的项链几乎一模一样。

“外汇券结算九五折。”陈默把寻呼机推过去,后槽牙咬得发酸。上周东郊民巷的黑市,他亲眼看见周公子的马仔在倒腾同款项链,包装盒上明晃晃印着“深圳南洋珠宝行”。

亚运村工地的夯机突然轰鸣,震得柜台上的《北京晚报》滑落在地。头版照片里,林曼如正与某位港商为亚运捐赠仪式剪彩,鳄鱼皮包微微敞开,露出半截“浦东地块规划图”。

**上海南京路老介福绸布庄**

苏晚晴攥着侨汇券挤在抢购呢子料的人堆里,呢绒的静电噼啪作响。柜台后头,售货员用上海话尖着嗓子喊:“凡立丁到货!凭侨汇券每人限购三米!”

她被人潮挤到墙角,后背撞上试衣镜。镜中映出对面永安百货的橱窗——最新款的红外线理疗仪正在演示,玻璃罩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