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科幻小说> 百草经> 第78章 胖大海(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78章 胖大海(2/5)

,易脱落;中层种皮为厚壁组织,呈棕色,在水中浸泡后迅速膨胀呈海绵状,占体积的大部分;内层种皮为薄壁组织,呈红棕色,遇水膨胀较缓慢。胚乳为角质,子叶2片,菲薄,紧贴于胚乳内方 。

2.3 生长特性

胖大海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实生苗在种植后3 - 4年开始开花结果,花期在4 - 5月,果期在6 - 7月。其生长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在生长初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荫蔽条件,随着植株的生长,对光照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生态习性

3.1 地理分布

胖大海原产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及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湛江、海南、广西南宁、云南西双版纳等地 。

3.2 生长环境

胖大海喜热带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1 - 24.9℃之间,年降水量为1800 - 2500毫米,相对湿度在80%左右。它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中。在海拔300 - 800米的地区生长较为适宜,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pH值在5.5 - 7.5之间均可生长。

四、药用价值

4.1 传统药用记载

在传统医学中,胖大海的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胖大海,出安南大洞山,乃草木之实,用仁。” 并指出其可“治火闭痘,服之立起,并治一切热证劳伤吐衄下血,消毒去暑,时行赤眼,风火牙疼……” 。在古代,胖大海常被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目赤肿痛等病症。其用法多为煎汤内服或泡茶饮用。例如,将胖大海与桔梗、生甘草等配伍,可增强治疗咽喉肿痛的效果;与蝉蜕、薄荷等配伍,可用于治疗风热目赤肿痛 。

4.2 现代研究进展

4.2.1 化学成分

胖大海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多糖类、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其中,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如胖大海多糖,由鼠李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