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作为反面教材的师兄(2/5)
看起来颇有文人风采的四五十岁儒生走了进来。他连忙起身就要打招呼。不过那位文广隆已经先一步作揖道:“不知这位师弟如何称呼?”赵以孚意外了一下,他道:“在下赵以孚字君信,见过这位……”那文广隆哈哈一笑道:“我名文盛,字广隆,人叫我广隆居士是也。”赵以孚连忙重新招呼道:“文师兄你好。”随后他赧然道:“我本以为该叫你师叔来着。”文盛又是哈哈一笑道:“师弟在山上读书时,传授课业者何人?”赵以孚连忙说:“小弟师从正方公。”文盛道:“果然是梁师,为兄这字也是梁师亲手传授,我等果真是至亲的师兄弟。”赵以孚懵了一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琢磨了一下问:“不知师兄师从哪位老师?”文盛就很懵,他问:“若说正经师承,自然是梁师啊。”赵以孚干咳一声道:“师兄没有拜师吗?”这就是他觉得不对劲的地方了,怎么好像这文盛在称呼上完全没有拜师的样子。文盛听了随即‘哈哈’一笑道:“师弟你想差了,我纯阳文脉与那些传统的修行门派不同。”“入了内门其实就是‘出师’,可以在红尘中自行历练,反正各种妙法、根本功法也都已经彻底敞开。”“修行中若有什么疑问,约上三五同门一同论道,难题自解。”“为兄早年于书道有灵光,便被直接收入内门教导。”“及至下山历练,便通过科举一路做官,又因为快书法不擅政务,故而在这临近山门的地方当了个朝奉郎的散官闲职。”竟然还能这样……这听起来也太轻松了一点吧?赵以孚听了之后,心中唯有一股浓浓的羡慕之情钻涌出来。这日子过得也太潇洒了一点吧?他的舌后两侧泛酸,肚里泛苦水,眼睛里则是满满的膜拜……“师兄厉害。”他这么赞着。文盛哈哈一笑道:“师弟你呢?”赵以孚苦笑道:“小弟不通音律、不谙弈道,书法勉强、画技普通,唯在恩师座前苦苦哀求,蒙恩师开恩终于得入门墙。”文盛听了心里还挺得意的,他说:“师弟这是在自谦吧?”然而看赵以孚那一副认真的样子,他慢慢地信了。随后拍了拍赵以孚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师弟莫要担忧,如今既然已经入门,那便算是苦尽甘来了。”赵以孚闻言也是深以为然地说:“是啊,入门之后受恩师教化,如今方知我是我。”“若非师父说我丹青门弟子总要下山来历练一遭,我还真想留在山上日日聆听恩师教诲不分离。”这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