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103、县试(下)(1/3)

103、县试(下)(1/3)

    这里是县试考场。所以不管旁边那位考生有多抓心挠肺,都无法看到崔岘的答卷内容。但那位老教谕能看得到啊!一开始,他真的只打算瞄一眼的,他发誓,就瞄一眼而已。可就是这一眼,让老教谕彻底沦陷了。原来‘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一题,还可以这样来破?惟圣人能继先业以成武功,故能得声誉之盛,而备诸福之隆也!看着崔岘写在草稿纸上的破题思路,老教谕激动的脸色涨红,整个人甚至都有些颤抖。生平头一次,他知道了什么叫做‘振聋发聩’!这一行字,宛如晴空一道惊雷,在自己耳边轰然炸响。让老教谕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垂垂老矣,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写了一辈子八股文,钻研了一辈子的笔墨功夫。如今却在一个九岁稚童身上,学到了‘真东西’!所以,老教谕站在崔岘身后,苍老的目光虔诚又贪婪,死死地盯着崔岘桌案上的文稿。崔岘此时文思泉涌,已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正在奋笔疾书。他字本就写的极好,现在笔走龙蛇,草稿纸上那篇文章,字迹潇洒飘逸,意、势、韵、形、神俱在!这甚至是一张足以称作‘上上乘’的惊艳震撼字帖!老教谕看的心神激荡。偏偏这如此上等好字,反而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真正的‘瑰宝’,是这篇八股文本身啊!“武王于是因累世缔造之功而为一旦放伐之举。牧野之师方会,而前徒已倒戈。华阳之马既归,而天下遂大定。则前人之业于是而始成,而前人之心于是而始慰矣!”“由是而祀乎其先,则假哉皇考,绥予孝子,莫不以格而以享。”“由是而传之于后,则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莫不是继而是承。”将崔岘写的这篇八股文,在心中大声朗诵。老教谕越读越震撼。且不提这篇文章,无半点八股文的枯燥,反而写的文采斑斓,绚丽磅礴。读到最后,老教谕甚至生出一种恍惚:这篇文章,更像是圣人亲临开口,说出的溯本求源之至理名言!由此可见,老教谕内心何等激荡。他怔怔看着眼前只有九岁,在奋笔疾书做锦绣文章的崔岘,无言失声。众所周知:天才总是不讲道理的。但……你是不是有点太过不讲道理了?人,怎么能天才到这个地步啊?!崔岘不知老教谕的想法。他把自己给写嗨了,甚至没有注意到,身后站着一位教谕先生。第一题写完了。他开始破第二题。今夫天,这一提看似很抽象,实则相对简单很多。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