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和亲公主换人了(1/7)
从初伏到七夕,从暑气蒸腾到秋凉渐生,整整一个月,大越朝堂与民间,都沉浸在异乎寻常的兴奋聒噪中。
人们发现,原来,说书先生口中那些前朝旧事,又会重演——皇帝不论男女,他们的孩子不论男女,后者试图靠着内衙禁军和敌国的暗中援助,就敢发动对前者的宫廷政变,并且很有可能成功。
这些次生喧嚣,直到朝廷宣布了对背叛者的处置时,才渐渐进入尾声。
李秀与沈琮、高内侍等里应外合的几个主谋,不用循例等到秋后,便会身受凌迟极刑。
不过,在朝廷唱榜的统一辞令中,圣上又是相当仁慈宽宏的。
念及李父当年有从龙之功,女帝刘昭未将李秀诛九族,仅把他的妻女没入教坊,两个还未成年的儿子赐死,但留全尸。
同样被准许留全尸的罪臣,还有翰林学士冯鸣,其父母则不究刑罚。理由是,冯府二房长孙冯啸报讯及时,二房赘婿樊勇力战叛军殉职,冯府主事人冯雅兰愿削去县主封号。
功劳够份量,赎罪够向举国上下交代,冯氏长房,才得了比李秀一家稍好些的结果。
至于罪魁祸首永平公主刘宸,很难说,她彻底败给了母亲。
在宫变当夜,刘宸一看局势不对,就带着数十亲卫,奔至城南水关附近,由接应的燕国人迎上帆船,连夜从钱江口驶入近海,往北逃向燕国。
这是燕国执政的太后,莽莺音,早就为刘宸准备好的后路。
历代多少夺权失败的太子,并非一文不值,他们能在敌国流亡的本钱,就是他们的皇家血脉,哪天或许能在傀儡戏中派上用场。当世的公主刘宸,也是同理。
这一日,钱州城西定安坊的主街上,苏小小和魏吉,正匆匆赶路。
“小小姐,凌迟之刑,真的就是一刀刀活剐吗?”
魏吉跟着大步流星的苏小小,巴巴儿地问。
苏小小翻着白眼:“我刚才都挤到头一排了,你怎么反而溜了呢?新鲜热乎的你不看,现下让我炒冷饭。魏神医,你是连尸首都要剖的人,还怕看朝廷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