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查到了(1/4)
河洛一带水系发达,农耕智慧最是上乘的汉民,在此地生息繁衍千百年,种的粮食,自然不会只局限于麦子与高粱。
并且,此地的水稻,成熟时间要比南方的长,品质强过南方一些。
冯啸咬一口不再烫嘴的米皮子,齿颊间,都是熟悉的稻米清香。
又因黄河水稻是两年三熟之故,今秋新米自是尤有天然的黏性,做成皮子后,再薄,也不会断,弹性如富含胶质的鱼皮,嚼起来别有趣味。
再细品米皮卷里的馅料,每份包的各有千秋。
一份是新鲜的猪肚丁,加盐,与剁碎的旱葱、红茱萸炒熟。
一份是腊肉腊肠末,蒸熟。
再一份则是素馅儿,本地人称为“菜蟒”,乃用煮熟的绿豆粉条、烫熟的韭菜木耳,切小段,拿米醋拌了,再混合炒鸡蛋块。
这些馅料,或浅粉,或酱红,或是黄、绿、白、黑相间,被卷在象牙色的米皮子里,似朦胧幻彩的梦,单论“色香味”中头一个的“色”字,就已不输水席里那盘盘碗碗的硬菜了。
待入口,脆嫩的肚丁,油润的酱肉,清口的蔬菜菌菇,淋漓渗出的荤鲜和素鲜,汤汁裹着弹滑的米皮子,挑诱着食客舌尖上的每处味蕾。
再热络络地滚入喉咙深处,直至落进肠胃,仿佛拨动了食客脑中的某个机关,快感满溢,四肢百骸都似在寒冬里沐浴到温泉,令人满足极了。
冯啸吃得快活,吃相虽不是狼吞虎咽,却也绝无忸怩之态。
眨眼间,她面前的盘子,就空了。
她吃的时候,本是能感到,咫尺对座的穆宁秋,节奏明显比她慢许多,偶尔吃一筷子而已。
此刻抬头,冯啸才看清,穆宁秋的目光,落在店家夫妇做米皮子的手法上。
“原来是拿米浆倒在纱布上,靠竹屉下冒上来的蒸汽熏得凝结成熟,再盖上馅料,折叠起来出锅。”穆宁秋喃喃。
“嗯,果然庖厨高手在民间,挺难的,学不会。”冯啸摇头。
“哪有练枪难,”穆宁秋嗓音沉柔,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