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蹊跷(3/3)
酱鸭和糟舌头,倒做得还凑合,大约是冯啸姑妈手艺的六七分水平。
清汤鱼圆,可就太次了。
泾河里的鱼,原本也是肉质细腻鲜美、不逊于钱州湖里的白条鱼,但做出的鱼圆,和猪肉末捏出的丸子差不多,颗粒粗糙。
冯啸说过,钱州鱼圆嫩如豆腐、连细刺都没有的诀窍,是厨子用刀背耐心地刮出鱼茸,再加鸡蛋清调制成泥,冷汤下锅汆熟的。
罢了,聊胜于无吧。
穆宁秋叹口气,正要把鱼圆送进嘴,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蹭到他桌前。
“郎君是出来跑买卖的?下榻哪家店呀?可要奴家,给暖个被窝?”
女子如此直接,穆宁秋却见怪不怪。
他打过快十年仗,行伍军汉所到之处,也有这样的女子来兜生意。
都是可怜人。但凡有别的出路能吃口饭,哪个女孩愿意干这行?
穆宁秋于是像从前那样,没什么犹豫的,摸出几个大铜钱,放在桌上。
“拿去吧,回住处睡个好觉,今日不要上工了。”他头都没抬,但语气温和。
女子一把抓过铜钱,娇声道:“郎君真是九世大善人!”
她得了钱,却更舍不得走了。
这样俊俏又心软的年轻男人,半年都碰不上一个。
得好好攀谈攀谈,把明日后日的活计也接了,又挣了钱,还不恶心。
女子于是干脆坐了下来,柔媚道:“郎君是钱州人吗?口音不太像呀。不过,相貌倒是斯文清秀得很。不似昨日那几个,口音倒是江南那边的,但个个都是粗坯。还盐商呢,小气得很。”
穆宁秋心里一动。
他终于抬起头,看着女子:“盐商?钱州人?此地的盐商,不都是汉中来的么?”
女子很肯定道:“他们和郎君一样,点了好多钱州口味的菜,还喝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