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文化交融艰,砥砺破万难(2/4)
他袖中滑落半块和田玉镇纸,温润的触感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凉意,玉上契丹小字"冬"的刻痕正巧压住磁石边缘。
李明瞳孔微缩——那刻痕走向与昨夜毒箭上的西夏水文如出一辙。
李明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安离开礼部衙门,他心中暗自思忖,鸿胪寺作为接待四方宾客之地,其中或许藏着与今日之事相关的线索。
日上三竿时,他来到鸿胪寺廊下,龟兹乐伎正在调弦,那叮叮咚咚的弦音传入耳中。
李明望着手中裂成两半的磁石,断口处闪着幽蓝的光,那光芒如同鬼魅一般,让他心中一惊。
他皱着眉头,仔细端详着磁石,心中思索着这蓝光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与那神秘的文化阴谋有关。
他伸手轻轻触碰断口,指尖传来丝丝凉意,却又带着一丝异样的感觉。
昨夜腐蚀账本的桂花香不知从何处飘来,那股香甜的气味钻进他的鼻腔,他循着气味拐进文渊阁,却撞见杨士奇在对着一幅《山海舆地图》发呆。
"王侍郎书房藏着高丽进贡的磁州窑。"杨士奇突然用朱笔圈出地图某处,那里绘着正在喷发的火山,"但礼部入库册上写的却是景德镇民窑。"
次日寅时,奉天殿的蟠龙金柱还笼在残夜里,柱子上的金龙在黑暗中隐隐约约,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
李明跪在冰凉的青玉砖上,膝盖传来刺骨的寒冷,怀中磁石突然发烫,那热度透过衣物,灼烧着他的肌肤。
此前有消息传来,皇帝手中的缅茄是畏兀儿使者进贡的特殊物品,据说与畏兀儿文化中的某种神秘力量相关,且与账册事件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龙案上的鎏金烛台映出皇帝鬓边新添的白发,当他提到"畏兀儿铜壶腐蚀朱子语类账册"时,皇帝正在把玩的缅茄突然裂开,露出里头刻满西夏文的银丸。
"准奏。"皇帝忽然将银丸弹进香炉,青烟腾起时形成短暂的星宿图,"传旨礼部,增设四夷司。"
退朝时,王守仁官袍后襟沾着香灰,踉跄撞翻了波斯进贡的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