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户籍事毕,交通新启(3/4)
日头西斜时,满园老匠竟像少年人般争得面红耳赤。
扬州石匠刘三斧把旱烟锅插进发髻,挥着半截断凿在《水闸改良图》上刻出火星:"给我三个月,这泄洪闸能扛住黄河春汛!"他忽然转身扒开衣襟,露出胸口当年修皇陵留下的鞭痕,"但工部那帮龟孙子要是再克扣石料......"
李明突然将半块虎符拍在石桌上,惊飞了啄食碎屑的麻雀:"从今日起,所有工程物料由锦衣卫直管。"他蘸着朱砂在图纸写下"技术津贴"四字,斜阳将字迹染得宛如凝血,"凡有改良工艺者,按省银两成发赏——陆师傅觉得这章程如何?"
陆九韶的烟袋锅突然掉在石板上,迸出几点火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匠人弯腰拾烟袋时,独眼里闪过水光:"正德十二年修淮安闸,老朽献上个省料的法子,反被工部书办抽了二十鞭......"他忽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烙着的"僭越"二字,周围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三日后,当蹇达捧着《工程改良纪要》走进值房,发现李明正对着十七省送来的改良方案发笑。
案头堆着苗疆淬火钢珠样品、闽南红夷大炮改造的夯土机图纸,最上面竟是用宣纸包着的半块麦芽糖——那是河南老窑工为谢"技术津贴"新政,特意留给尚书大人的谢礼。
暮色降临时,李明独自登上玄武门城楼。
远处漕船灯火在暮色中连成金链,新铺的官道上还有牛车拖着条石吱呀作响。
守城老兵捧着温酒凑过来:"大人听这声音——"他指着城墙下蜿蜒的火把长龙,"自打您让商人监理工程,保定府到通州的官道,工期比工部预计快了整整四十天!"
夜风送来码头劳工的号子,混着更夫报时的梆子声。
李明扶在垛口的手掌突然触到凹凸不平的刻痕,凑近看竟是"洪武六年春,张二狗在此修墙"的稚拙字迹。
他望着灯火通明的六部衙门,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蹇达的惊呼——东南天际竟有数百盏孔明灯同时升起,每盏灯罩上都用朱砂写着"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