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桑海鼎心> 第八回 青阳误触神蚕茧 赤水乍现玄珠光(一)(2/6)

第八回 青阳误触神蚕茧 赤水乍现玄珠光(一)(2/6)

朝着赤水河畔赶来,想要一探究竟。一些勇敢的冒险者更是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试图靠近玄珠,探寻其中的奥秘。然而,当他们靠近玄珠时,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挡,无法再前进一步。而在更远的地方,一些强大的部落首领和神秘的修行者也感受到了玄珠光的强大气息。他们深知,这玄珠光的出现绝非偶然,必定关乎天下大势。于是,他们纷纷召集手下,向着赤水河畔进发,一场围绕着玄珠光的纷争,即将拉开帷幕。神蚕茧的渊源在古老的传说中,神蚕茧与嫘祖息息相关。嫘祖,这位黄帝的妻子,被尊为中华民族蚕桑业的始祖。传说在很久以前,人们还穿着粗糙的麻制衣物,生活艰苦。有一次,黄帝取得重大胜利,善良的蚕神将自己吐出的丝作为礼物献给了黄帝。黄帝将这份珍贵的礼物交给了嫘祖。嫘祖初见这柔软轻盈、如云似水般的蚕丝,心中满是欢喜与好奇。她仔细研究,尝试用这些蚕丝织成绢布,做成衣服,发现既美观又舒适。从此,嫘祖便开始像照顾孩子一样,每天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养蚕缫丝的技艺也逐渐在民间盛行起来。而神蚕茧,更是被认为是蚕神力量的凝聚。传说中,只有在天地灵气汇聚、机缘巧合之时,才会诞生神蚕茧。这种茧不仅个头巨大,而且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庇佑拥有者,带来好运和福祉。在漫长的岁月里,神蚕茧的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人们心中神秘而又神圣的存在。1926年,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阴村遗址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更是为神蚕茧的传说增添了一抹真实的色彩。当时,考古学家李济在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半割的、丝似的半个茧壳。这个茧壳长约1.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虽然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散发着光泽,切割面极为平直。经过清华学校生物学教授刘崇乐以及华盛顿史密森研究院博物学家的鉴定,证实这个茧壳属于家蚕老祖先的茧壳,距今已有5600年至6000年的历史。这一发现,让人们对古代养蚕缫丝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神蚕茧的传说变得更加可信。后来,在2020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联合对夏县师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四枚珍贵的石雕蚕蛹。这些石雕蚕蛹来自大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石雕蚕蛹形象。它们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