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九章 熙宁十年(3/4)
细务在于宰属。”“中书检正,堂后官几乎宰相之手足,不宜再兼任其他差遣,以为收束。”中书几位检正官如吕嘉问等都有兼其他差遣。中书是决策机构,宰属为宰相之属不宜再插手行政之事,这既是王安石省细务论大体之道,也是约束中书权力的办法。所以王安石为了变法时操作方便,常让几个心腹宰属去下面哪里哪里兼差,进行垂直管理,如此就侵吞了下面的事权。堂中的吕嘉问听了不由脸上一黑,见到不少官员已是纷纷赞许。官家虽因章越上次改年之事没有站出来支持而有所不满意,但这一次殿上提出二策,着实令他又惊又喜。王安石则一言不发,这如何约束中书权力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再说身为章越党羽蔡京如今是中书检正。吕嘉问欲反驳,但又不好明言。宋朝制度常常有皇帝让心腹重臣兼数个差遣,比如翰林学士兼三司使,或兼群牧使等等,但这确实不是中书宰属的权力。此刻吕嘉问见识了章越厉害,其他中书检正亦有苦难言,眼睁睁地看着章越一席话赢得了官家和百官一致认同。……次日天子开天章阁大宴群臣,以犒劳群臣一年以来的辛劳。章越身为重臣,自列席在官家之侧。章越不免遥遥地想起,嘉祐七年岁末时,仁宗皇帝也是在此阁之中大宴群臣,并亲自向韩琦祝酒的一幕。当时也是君臣上下共聚一堂,仁宗皇帝举杯道,天下久已无事,今日之乐,朕与众卿共之……当年在殿中许多的大臣都已不在了。仁宗皇帝,韩琦,欧阳修等都已作古。当时在殿中不得志的王安石,眼下已经二度宣麻拜相,当国近十年。司马光身在洛阳。当年殿中偷藏酥点,准备带回给老婆的自己,也位列宰相。那日宴饮之欢后再也没有,因为后面的五年,大宋连续没了两个皇帝。官家亲政后,又以俭朴为尚,不嗜宴饮,加之新旧党争之故……对了王安石不喝酒,也是一件非常扫兴的事,所以这等的宴饮已是很久没有了。皇子不知不觉马上要三岁了。官家应是因此欢喜,所以在殿中多饮了几杯,并屡屡与宰执,大臣敬酒。众官员无不受宠若惊,宫娥不住添酒,阁中歌舞不停,好一个荣华富贵,太平盛世的景象。此时此刻,官家捧着一杯御酒来至王安石面前。天子亲自给宰相捧酒,这恩礼之隆古往今来也是罕见。王安石目睹官家捧酒这一幕,脸上的惊讶,感动之情,也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其中又有一等说不完道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