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节东京(二合一)(3/6)
楚那天情况。还有,报纸印刷不需要三天时间,最合理的解释是此事捅到了日本高层,新闻内容要接受审查。这很合理,鬼子向来重视情报工作,将其视为小国赢大国的不二法则,从好几百年前就是如此。遣唐使,留学生,远渡重洋的僧人,倭寇。身份不一样,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从各种途径获取中国情报,以求某天能占领这个巨大的国家。以前是他们算计别人,现在轮到自己被人算计,肯定会极度重视此事,可能狗屁天蝗都知道了。不知道这位贝类爱好者会做出什么指示,日本军方又有几个人挨骂了,左重想完继续翻动报纸。恩?这是什么。在近期的东京日日新闻上,他发现了一条启事,对方要招聘三名负责采访东京市区新闻的记者。记者,活动区域还是东京,左重精神一振低头查看起要求,结果第一条待遇内容就把他看乐了。这年月,普通日本工人的月薪差不多是30日元,脑力工作者和低级军官要高一点,60~70左右。再看东京日日新闻呢,一个月25日元,心黑到姥姥家去了,怪不得这条招聘启事登了这么多天。不过这样也好,没人跟他争夺这个岗位,左重原本打算要是竞争激烈的话,就制造几个小意外。应聘的人都死了,工作不就属于他了么。左重笑了笑继续看启事,应聘的标准倒是简单,小学学历,能够熟练运用文字,最好懂得拍照。除了最后那一条,等于没有要求,也是,工资低这么低,要是要求再高,鬼才愿意当这个记者。他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去试一试,自己档案有沪上居留民团的审核,特高课的复核,不怕调查。况且掩护身份里登记的原籍便是东京,家人又全在关东大地震中去世,没有可以调查的关系网。大地震好啊,解释不了的就往大地震上推就行,上学的学校—地震塌了,关系人—地震砸死了。关键是除去某些特别的背景甄别,普通警察看到这份资料不会怀疑,毕竟那场地震死了14万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个亲朋好友遇难,加上大火烧毁了很多的户籍资料,很多事根本无从查起。至于熟练运用文字和拍照,更是情报人员的基本技能,这么一看,这工作就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哟西。”入戏太深的左重低声念叨了一句,然后又找了一些招聘启事,准备都去一趟再去东京日日新闻。他的目的性不能太强,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是奔着这份薪水极低的工作去的,这么做不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