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七百五十五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2/7)

第七百五十五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2/7)

下至大明共计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涉及到了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

    第一章周文之中经典的文本有《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等,第二章的秦文经典文本有《苏秦以连横说秦》、《范雎说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触詟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等等。

    历朝历代都会做《文选》,比较知名的就是南梁朝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

    《景泰文选》里挑选的散文,题材广泛、代表性强、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非常适合在读完了俗字表之后,对文言文的入门使用。

    朱祁钰对这个《景泰文选》的排版和选取的古文,都是颇为满意的,但是在卷十二明文之中,丘濬选用了一篇《豫让论》。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真正的忠臣烈士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具有改治远见,敢于犯颜直谏,防患未然;

    而不应计较个人恩怨,或在祸患发生之后,凭血气之勇,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

    据实说理,剖析透彻,文章层层深入,逻辑极强,甚至符合大明当下公私分明的政治正确。

    唯一的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方孝孺。

    就是那个在文皇帝靖难入南京时候逃跑,又被文皇帝给抓到砍了全家的方孝孺。

    方孝孺的文章是没问题的,学问是极好的,但唯独是说到做不到,他在《豫让论》里怎么批判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在建文四年,他就是怎么做的。

    朱祁钰最后还是划掉了方孝孺的这篇文章。

    大明的翰林海了去了,找一篇替代的雄文易如反掌,没必要在一锅好肉里面,掺杂这么一粒老鼠屎。

    在去掉《豫让论》后,景泰文选,就可以作为《俗字表》的进阶教材,进行大规模的印刷了。

    朱祁钰则是给景泰文选配图,一来,是表达皇帝对教育的重视。

    二来则是为了移风易俗,为了刨走进了死胡同的酸腐儒学的根儿。

    景泰文选,不仅仅收录了儒家经典,还有诸子百家的经典,比如震耳发聩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庄子·胠箧》。

    哪个儒学士想要把这些大规模刊印的教材收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