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8章 开发低空资源(2/3)
军默默听他们讲完,说:“其实很好办。各自生产各自的,最后在一个厂组装完成。整车销售业绩算在组装那个厂上。非组装厂生产的零件部件,就算在相应生产厂的销售业绩,并作为成本计入组装厂。大家都不吃亏。”韩伟俊:“那这个组装厂,怎么确定?”李文军:“看名字。比如飞行汽车和空陆两用汽车,虽然有飞行功能,但是叫汽车就是汽车厂作为最后生产主体。多介质无人机就算航空器材厂的。便携式助力潜水器就是潜水器厂。”原来李文军在给这些设备命名的时候就已经埋好伏笔了。其实细想想,李文军是看研发这些东西的时候,谁出力多,投入多,最后成果就给谁。比如这个空陆两用汽车,他舍弃更炫酷的“新概念直升机”的名字,大概也是处于这个考虑。等生产线起来了,再改名也来得及。这样其实挺公平的。也鼓励以后大家都多投入研发,不要总想着坐享其成。其实船舶厂还是想把潜水器研发生产的主动权拿回来。听李文军这么说,他们知道彻底没戏了。而且,自从上次一起研发破冰船以后,船舶厂跟潜水器厂的关系缓和多了。各个省陆续开通了省内和省际的低空旅客运输。最长线路能达到200公里。也就是说大部分省内点对点都是没有问题的。面积特别大的省份除外。比如那种开车三天都出不了省的。李文军就顺势开通了低空货运运输。本来他的物流现在比较繁忙。上高速危险又占用客运的通道。所以对于一些价值高的东西,体积小。又需要短时间送达的东西,他就用低空长途货运运输。反正多的是大型无人机。杨守拙他们恍然大悟:我去,原来这个扑街是奔着这个来的。之前他也叨叨过要用无人机搞货运。我们觉得低空货运这个有点危险,万一掉下来砸到人,责任挺大的,所有一直没表态。因为现在我们闹着要开客运,他也乖乖配合我们开了。我们不让他搞货运好像有点说不过去。杨守拙一看拦不住,只能跟李文军约法三章。第一,不能运危险物品和武器。所有易燃易爆和危险物品名录上的都不可以。除非紧急情况下特批。第二,不能运液体。第三,线路途径地不能包括人口密集区域,保密区域,机场,军事区域,不能损坏高空设施,比如高压电网。第四,逐步开通。不能一下就全部上。暂时还有没想到的,以后补充。李文军爽快地全部答应。杨守拙转念一想:丢,这四条要求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