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7章 输给了一个孩子(2/3)
这么久,集无数项最先进成果于一身的机器人竟然被一个小女娃娃给打败了,也很生气,召集各个所领导开会。材料所说应该用纳米材料气味传感器,再结合多种传感器,进行反复校验。IT部门说,算法太落后,应该加上卷积神经网络,让机器从大量的气味数据中自动学习气味的特征和模式,提高气味识别的准确性和追踪的效率。几个研究所花了几天对机器人升级,再次派给了杨思远。这一次杨思远自己虽然能甩掉机器人,机器人最后还是能找来。再往后,在树林里都甩不掉机器人了。因为机器人经过两三次,已经更新了策略。学习到了在树枝和树干间跳跃,远比穿过灌木要快的策略。这场追与逃的闹剧现在已经演变成,找人形机器人与使用者的攻防战了。孩子们兴奋得不行,都帮杨思远出主意,下一次怎么摆脱机器人。本来不太熟的同学们,迅速团结在一起,还吸引了其他班甚至各个年级的“能人巧匠”。下课后都聚在各种实验室里面讨论,弄来元件,自己做设备。大人们也都等着杨思远再出招。有老师问顾展颜问要不要干涉。顾展颜回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总逼着他们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现在他们为了对付机器人,连编程,电子、机械都学上了,还锻炼了头脑和动手能力,多好了,不要阻止,只要求他们上课不能弄,不能扰乱正常的上课秩序。”李文军还要求所有成年人只可远观,不可插手,以免干扰了“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其实,这更像是新生一代跟老一代的技术对抗。虽然李谨言没有出面,可是却一直在指导杨思远,提供各种元件。早上机器人跟着杨思远出门,走路姿势极其怪异,之前稳如泰山,敏捷灵活,今天却像个老头子,一步三晃。杨思远都不用想什么别的招,就轻易甩开了机器人。董庆军大受打击,把机器人收回来,然后蹲在地上盯着机器人一动不动。他的员工怕他受刺激过度,干什么傻事,忙叫人悄悄打电话给李文军。李文军过来把机器人的实时监控打开一看,哭笑不得。原来杨思远给机器人下了个命令,要它充满电就在家里绕圈,绕到没电,再接着充电,如此反复。就这样折腾了几个晚上。他们知道机器人机械结构复杂,各部件在频繁运动中容易出现磨损、松动等问题。可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为了机器人叫它执行这样高强度、长时间,单一动作任务。说到底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