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三章 风起桑海(求票票)(1/5)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浩浩乎,海天一色。飘渺乎,云雾万象。大日东升,金色流光顷洒乾坤上下,涌动亘古不变的虚空异象,可窥其形,不可寻其踪迹。深秋临近初冬,纵然海域之边,也是凉风吹袭,施施然,透体而入,若然登临高山之巅,更为一觉枯寂幽冷。近年来,随大秦一天下大势,齐鲁之地涌入太多太多之人,大都山东诸国诸地的旧人。齐鲁之地。诸国唯一没有历经太大战斗而结束的地域,商旅百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许多人和事亦是如此。只要是稍微有些底蕴的城池之地,都会有人前往,仅仅从官府编户造册的数量都可一观。桑海之地,有人有城,有山有水。更为天下儒宗所在,亦是如今诸子百家唯一暂时无碍的大家,墨家……已经沦亡。残余之人,不为大用。农家!威名赫赫的六堂不存,六贤冢也是不存。连带农家旧地都不存。儒家!儒家八脉……十年来,也逐步有了些许微妙变化,诸夏大势走向归一,儒家八脉同样如此。桑海城外有险峻高山,高六百丈,其名松柏之山,如何得名?因山顶有十多株枝繁叶茂的松柏之树。寻常人无法攀登,纵然借助器物,也是艰难,武者虽轻松一些,却也很少前往。松柏之山,除却险峻之外,并无其它特殊,并无天材地宝存在。反而,数十年来,多为儒家之人修行汇聚之所,连带山顶的一些松柏之树都是儒家弟子所栽种。如此,其余百家前往之人更少。近来!松柏之山的山顶,多了一位常客,一位须发皆白的儒袍束冠男子,年岁苍老,形容枯瘦。每日多盘坐山顶一株最为粗壮的松树之前,一坐便是一整天,或有数日的时间。为此。山脚下,已然有儒家弟子看护,以防外人侵扰。能够入内者,不出双手之数。“伏念见过师叔!”“师叔修行如风如云,不可捉摸。”观面前还在修行的师叔,伏念拱手深深一礼。随即,拂手间,将身侧一张草甸的落叶扫去,踏步间,略微衣衫,盘坐其上。“你的修行需要机缘,方能更进一步。”“内圣外王,沧浪之剑!”“昨夜,我修行有觉,略有运转易道,接下来天下要有小小的变化,天地四极,六合八荒都在其中。”伏念!荀夫子睁开眼睛,看了过去。一身形容虽苍老许多,然……双眸澄澈如水,清静如盈儿之眸,黑白分明如天道自然。自己的修行?道路已经有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