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国之争(1/6)

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国之争(1/6)

“没有成果”,只是大家普遍的看法。事实上,最近这些年马西米连诺一世的复辟事业还是很有起色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什么样的老大,就有什么样的小弟。可以说马西米连诺一世的复辟组织,汇聚了墨西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理想主义者。 实干能力差,可以慢慢培养,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愿意为墨西哥抛头颅、洒热血。 在神罗待了这么多年,曾经的中二少年们,现在一个个都变成了老头子,想不成熟都难。 大浪淘沙,经历了几十年的流亡生涯,野心家、投机者都散得七七八八了,留下来可以真正意义上算马西米连诺一世的“嫡系”。 要他们回国组织复辟,和军阀们大战不现实;但是搞搞宣传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 早在十几年前,复辟组织就将手深入到了留学生中,吸收了一大波高学历后备力量。 在多次组织复辟行动失败后,马西米连诺一世被迫接受了弗朗茨的建议,将复辟方向由武装政变转移到教育事业中。 打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旗号,大力自助国内的中小学教学,号召复辟组织小弟回国从事教育工作。 凭借两代人的努力,复辟组织也算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到处都有自己人。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很多被通缉的复辟大佬,甚至都能够回国公开进行复辟演讲。 遗憾的是马西米连诺一世能力有限,没有对复辟组织构架进行严密设计,对成员的约束力非常有限。 颇有几分民国初期的既视感,举着大炮旗号的人遍地都是,能够指挥动的却没几个。 对鱼龙混杂的墨西哥复辟组织,注重务实主义的腓特烈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对这位连手下人都管不住的叔叔,那就更没得说了。 作为一名皇帝,居然被下面的人玩成了名义上的精神领袖,并且还是那种“挥之则去,用之即来”的领袖。 简单的来说,留在维也纳的马西米连诺一世,就是大家的精神领袖,是墨西哥的指路明灯;一旦要回国,大家又变成了反对帝制的急先锋。 幸幸苦苦折腾了几十年,累计耗费资金上千万神盾,最后收获的却是一个“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名头。 有这么多钱,拿来干什么不好? 在哈布斯堡王朝众人看来,拿着这些钱组织一支雇佣兵打回去,都比这么挥霍掉强。 包括提出建议从教育事业下手的弗朗茨,都没有想到最后会演变成这种局面。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