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回到大明当驸马> 第130章 加注(2/3)

第130章 加注(2/3)

竟主要目标,就是奔着那一百万两,买一个自己家孩子进入学府的名额。

    可刚看了一个开头,几人的心神就不自觉被吸引。

    越往后看,他们脸上的惊讶就越多。

    到最后,陈文武甚至忘了袁高身份给他的压力,忍不住惊呼出声:

    “在整个富山县外围,新建一环街道,设立新的学府,对外公开招募商人开车店铺,甚至头五年,店铺税收减半?!”

    不仅仅是他,老李等人脸上的惊讶同样难以掩饰。

    所有人视线都忍不住看向袁高,后者嘴角上扬,笑容满面。

    袁高点了点众人手中的计划书,补充道:

    “没错,而且新建的这环街道,并非富山县边缘,在外面,还要建立不少新的工厂,用来生产水泥以及各种陈大人新发明的奇物。

    同时还有陈大人下拨的款项,兴建房屋,一部分用作工厂工人的宿舍,另一部分对外出售,哪怕是流民也有资格购买。”

    “可是……就算陈大人给流民安排了工作,也不一定买得起新房子吧。”

    陈文武下意识提出了质疑。

    话刚一说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竟然敢质疑袁高,脸色顿时一白。

    可袁高却毫不在意这点,摆摆手笑道:

    “这也是陈大人的高明之处,他推出了一种名为贷款的制度,只要流民登记在册的信息,保证他是有固定工作的,就可以只交一小部分钱,购买房屋居住的资格。

    剩下的钱,按照月份来计算,每个月还上一部分便可,直到全部还清。”

    说完,袁高又补充了一句:

    “虽然诸位都是大商行的管事人,不差这些钱,但我还是说一嘴,这个制度,也应用在商业店铺等方面。”

    陈文武等人身子猛地一震。

    他们身为富山县最大的几家商行,确实不差钱,但真正可以流动起来的资金也是有限的。

    事实上,百姓和小商行遵照这个贷款制度,只能说是平衡自己需求和收入的无奈之举。

    但贷款制度,如果也能落实到他们这些大商户身上,那能搞得花样就多了!

    别的不说,原本全资只能创建三家店铺,但贷款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